
尽管全球大流行肆虐,美国政府遏制中国经济增长,但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专家预测,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的空间很大,需要方便人民币流动,拓宽跨境投资渠道。
2020年末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达到5.02,比上年大幅上升54.2%,居国际货币第三位。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周六发布的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该汇率超过了日元和英镑的国际化水平。
报告称,增长主要是受中国经济稳步复苏、金融业对外开放、货币政策稳定和国际货币合作加强的推动。
专家表示,由于中国当局允许人民币进入更多外国金融机构,海外投资者纷纷涌入中国,寻求潜在的更高回报。
在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计价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限制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扩大这些项目的投资范围,为外商投资提供便利。
报告显示,2020 年,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的人民币计价金融资产同比增长 40.11%,达到 8.98 万亿元(1.39 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作用也得到加强,70多个国家的央行将其纳入储备资产。
报告称,截至2020年底,该货币占全球外汇资产的2.25%,同比增长14.8%。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IMI副主任王芳表示,建立“双流通”新发展模式,将为人民币国际化迈上新台阶提供历史性机遇.
她表示,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的作用,加强国内外流通,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使用。
例如,她提到创新建立“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通过期货和现货商品的融合,促进大宗商品贸易和人民币的使用。王说,此外,应促进“一带一路”数字贸易,以争取在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中的发言权。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奚俊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还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在金融交易和作为全球储备资产方面。
他呼吁进一步拓宽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和境内投资者在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的渠道。
“我们可能会考虑通过沪伦通计划以及与东京和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潜在联系来鼓励外国投资中国资本市场。”
专家表示,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管和预警,防范系统性风险。